•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热点评论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助力经济稳健前行
来源:本站     作者:梁斯     发布时间:2025-06-03

  20255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310项措施,涵盖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内容。主要关注点如下:

 

  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激发经济增长动力。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展现出较强韧性,但仍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消费市场虽有复苏迹象,但居民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居民消费动力仍有待挖掘。另一方面,虽然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但民间投资活力仍有拓展空间,部分行业投资意愿亟待提升。此前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已释放明确政策信号。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将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能力。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将从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降0.1个百分点,这将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提振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夯实内生增长动力。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已呈现积极信号,房贷利率下降有助于降低购房者负担,进一步促进住房消费需求合理释放,巩固房地产回升向好势头。

 

  二、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维护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受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严峻,经济下行、金融市场波动压力加大。4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面临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压力增大的挑战。货币政策适时发力有助于稳定经济主体预期,提升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与此同时,央行进一步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5000 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这将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更好应对外部金融市场波动的负面冲击,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三、结构货币政策工具数量、价格齐发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数量方面,提出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等,规模较大、力度空前,且支持领域基本为“五篇大文章”等领域。价格方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跟随政策利率同步下调,有助于提升相关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吸引力,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平衡成本收益。在量价政策协同支持下,金融机构将持续增大在相关领域资源投入力度,加快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新时代金融发展研究院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
京ICP备2024077778号-2
电话:010-63366566 邮箱:jrfzzk@126.com
关于研究院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新时代金融发展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