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推动我国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科技金融是融通科技与产业的关键。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厦门工行”)主动抢抓厦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着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机遇,深入开展“春苗行动”,在工作机制、服务体系、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坚定做好广大科技企业的金融后盾,努力打造科技金融领军强行。截至2024年末,厦门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专精特新贷款保持41%、75%的良好增势,专精特新“小巨人”有贷户覆盖率提升14个百分点,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的考核排名保持系统前列。
机制先行绘好战略落地“路线图”
科技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厦门工行聚焦科技企业发展所需,不断探索优化工作机制,搭建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为超2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贷款余额近200亿元。
搭建“三层”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起纵向分层推动、横向协同配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客户从哪里来、谁来触达、怎么服务的问题。
在党委决策层,成立服务“五篇大文章”领导小组,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担任组长,分行党委班子成员任小组成员,强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在专业执行层,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分行科技金融战略和目标,协调推进各机构各条线科技金融工作,指导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
在机构经营层,依托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构建起“1+5+N”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即1家科技金融中心+5家科技支行+N家辖属重点支行,协同开展客户服务、行业研究、产品创新等工作,在跨区域信贷政策、差异化授信模型、审查审批模式、个性化创新产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运营管理,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投贷联动等全周期、综合化金融服务。
强化“五专”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厦门工行在服务专业度上精耕细作,多措并举加快形成特色化服务优势。
设置专项考核,加大科技金融在分行KPI考核中的权重分,制定专属业务激励方案,完善落实信贷尽职免责机制,确保客户经理愿做、敢做。
建设专业队伍,组建专精特新专属金融服务顾问队伍,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梳理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政策“明白纸”,提升客户经理服务能力。
实行专门审批,专人负责科技金融投融资审查,遴选业务骨干担任科技金融中心贷审会委员,保持审贷专业性;筛选优质企业纳入重点客户目标库和自动化信贷审批准入名单,简化报审、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
投入专项资源,制订优质企业主动授信实施方案,积极探索运用主动授信机制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优先将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纳入“万家小微成长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纳入总分行优质客户名单;积极探索融资担保新方式,大力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产业聚集。
推出专属产品,运用“贷+债+股+代+租+顾”全产品提供全方位服务,研发推出“火炬积分贷”“专精特新e贷”“数据资产增信贷”“新质生产力”等专项产品,提升金融产品与科技企业需求的适配性。
创新引领用好全量产品“工具箱”
厦门工行持续优化《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结合不同客群行业特征,以及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特点,开发场景化、线上化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以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以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发展。
主动授信,推出融资新模式
积极优化升级投融资决策机制,推行“主动授信”机制,即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尚未核定授信的优质企业,运用已有及公开信息,主动为其核定授信额度,同时建立企业用信后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风险变化动态调整授信方案。创新设计“科创打分卡”,依托差异化授信模型,从技术研发、经营发展、市场认可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画像,主动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企业核定授信额度,以“真金白银”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信贷投放。与传统授信方式相比,“主动授信”模式适配性更高、信息采集更便捷、授信审批更高效、授信使用更灵活,不仅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而且大大节约了科创企业的经营成本。截至目前,分行已为百余户优质科技型企业主动核定授信额度超32亿元,实现区域内资质较优专精特新“小巨人”、主板上市企业主动授信全覆盖。
精准对位,迭代线上新产品
围绕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推出一系列专项产品,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技术流”变资金流。
定制“火炬积分贷”,针对厦门火炬高新区内初创型小微企业客群,基于火炬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体系,定制推出特色信用线上融资产品“火炬积分贷”,已为近百户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推出“专精特新e贷”,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基于企业经营、创新、专业等多维数据构建专属评价模型,专门推出“专精特新e贷”特色场景融资方案,已为16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用好“技术创新基金”,针对科技型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特点,运用厦门市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专项融资支持政策,推出技术创新基金项下研发贷、项目贷,进一步丰富优质科技型企业融资场景。
落地首批“数据资产增信贷”,与厦门信息集团旗下数据交易公司合作,创新引入数据资产评价增信模式,实现企业数据资产价值转化。
联动赋能建好金融服务“生态圈”
为广泛汇聚科技金融服务力量,厦门工行主动搭建沟通合作桥梁,为科技企业导入外部资源,共同打造有活力的科技金融生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近年来先后获评“厦门市科技金融十周年优秀合作机构”“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服务优秀合作机构”“厦门火炬高新区优秀合作金融机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优秀合作机构等多项荣誉。
银政对接拓渠道
厦门工行不断探索拓展银政合作模式,加强与厦门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火炬管委会、软件园区等对接,联动多方资源有效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分行与厦门市发改委签署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协议,共同调研产业园及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自协议签署以来累计为超70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贷款超300亿元;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开展“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共同建设高新区高成长企业数据库,搭建数据传输专线,探索建立三大类、八小类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生态体系;连续4年成为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合作银行,通过优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为名单内企业审批贷款近60亿元,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贷不够等问题;积极参与监管部门发起的科技型企业发展调研,为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建言献策;参加2024年度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联盟大会并作政策交流分享;作为合作单位积极协助第十届“白鹭之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并做好企业尽调、金融知识宣讲等支持。
银企互联建场景
厦门工行积极整合创投公司、产业基金、行业协会、企业家等资源,主动延伸科技金融服务链条,汇众智、聚合力深耕厦门科创市场。与市重点创投公司、产业基金、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合作,持续探索“他投+我贷”等投贷联动合作;与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软件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产业主题沙龙”;打造多个“企业家加油站”,为企业家客户打造思想交流、商机孕育、银企互联的综合化服务平台;优化工行“环球撮合荟”平台科技企业专区,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更好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已跻身“科技集群”“科技强度”全球百强城市行列,科技创新成为厦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关键变量”。厦门工行将立足于“主力军、压舱石、领头雁、标杆行”四大定位,更好履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行担当,持续做深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着力形成具有分行特色的服务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贡献工行方案、工行力量。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