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动态资讯
贺新春 数字人民币添消费活力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梅若     发布时间:2025-02-06

  买房、购车,即可收到数字人民币补贴。春节前夕,苏州拉开了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促消费的序幕,北京、深圳等地也陆续推出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的促消费活动,让过节的喜庆氛围更加浓厚。

 

  业内人士建议,后续可在提振消费工作中扩大数字人民币运用,利用其技术和业务优势满足财政补贴资金精准、安全、高效投放和定向施策要求,在提振内需助力经济发展、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促消费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显身手

 

  为拉动居民消费,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去年以来,多地探索推出各项促进消费的举措,包括发放消费券、补贴商家、以旧换新等,数字人民币以其业务和技术优势成为一些试点地区发放补贴的选择。

 

  “去年买了新能源车,政府补贴了50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苏州市民陆先生打开数字人民币APP“消费红包”栏,展示了他收到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年前到账,这笔钱线上线下都能用,置办了不少年货。苏州之前发过几次,今年国家促消费的政策也非常多。”陆先生说。

 

  据了解,开年伊始,苏州推出了新一轮促消费发放数字人民币补贴红包的活动。其中,苏州高新区推出购房、购车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补贴举措,活动期间,购房人可获得2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补贴;购买车辆消费可获得2000元至400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补贴。

 

  在深圳,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福田区政府联合发放百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支持居民春节期间使用红包在福田迎春花市购买花卉和特色年货,单笔消费最高可减200元。

 

  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背后,是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运用。专家介绍,数字人民币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可以加载智能合约,实现支付定制化,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的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和智能合约模板功能,持续提高消费补贴发放精准度,提升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充分满足复杂场景和灵活定制的消费补贴政策需求。

 

  “数字人民币的底层互通性、数据统计便利性和智能支付等能力,可以评估财政补贴的真实消费激励效果,能够为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前依据、决策中监测以及决策后评估,为后续补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银行人士介绍。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定货币属性,天然具有打破地域、机构、工具和平台壁垒的优势,能够在“两新”、国补发放等全国性大规模消费提振政策实施过程中,助力优化财政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金和信息的高效流动,提升全国性消费提振政策实施效果。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后续政策实施中,将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与现有补贴相结合,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优势,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度和资金使用效率。

 

  交出亮眼成绩单 多个创新应用落地

 

  发放财政补贴,赋能数智化社会治理只是数字人民币智能化应用的一个缩影。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人民币正在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预付了一年的健身房会员费,商户倒闭后钱还能退回来;不用下载数字人民币APP,拿到手机就能付;硬钱包除了能“碰一碰”支付还可以“可视”“可扫”……数字人民币产品生态逐步多元,多个创新应用落地,产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验证了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定货币体系建设的正确道路,能够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水平,降低机构间互通的成本,提高货币以及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在双层运营体系下,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向运营机构发行数字人民币,并承担管理和统筹角色,运营核心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负责面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和流通服务。这一设计有效激发了数字人民币各参与主体的创新活力,2024年一系列服务便利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政府治理的应用陆续推出。例如,在预付费管理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帮助消费者守住了“钱袋子”。2024年7月,青岛一家健身房因经营异常,无法再正常提供服务。在部分消费者为预付费打了水漂苦恼之际,消费者王先生却收到了一笔自动退款,他还未消费的健身费被原封不动退回。原来,王先生购买了依托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预约消费管理产品——“元管家”预付卡,该产品支持用户在实际消费前,预付资金仍然归用户所有;消费时,智能合约将依据预设条件,自动执行资金划转至商户钱包。商户出现破产、卷款跑路等异常经营情况时,智能合约保障合约钱包内的预付资金安全退还。

 

  去年,数字人民币还在业内首创推出了组件化服务,并率先在鸿蒙系统部署,创新实现法定数字货币功能与手机系统的深度融合,即把数字人民币基础服务能力嵌入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用户无需下载数字人民币APP,拿到手机就能用。据了解,后续数字人民币将进一步提升组件化服务水平,将数字人民币服务能力内嵌于智能物联网的芯片、模组、设备、操作系统等底层平台上,实现数字人民币与智能物联网的深度融合。

 

  随着国内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扫码收款日渐成为商户主流收款方式,硬钱包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扩大应用场景。2024年4月,便利小微商户、个体商户收款的数字人民币APP“碰一碰收款”功能上线,支持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商户手机即可付款。2024年11月,数字人民币再次推出加载动态付款码的可视硬钱包,既可“碰一碰”又“可视”“可扫”,符合境外人士、老年人使用习惯,又兼容了境内商户扫码收款的受理现状,还可以显示余额,帮助用户随时掌握资金情况,适用于商家、出租车、地铁、公交等多个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了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便利性。

 

  2025年1月,按照数字人民币相关规则标准,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北京一卡通联合研发并发布跨境支付创新产品“幂方卡”。该产品以SIM卡为载体,境外来华人士入境后可在机场办理,插卡即可获得通话、上网、数字人民币支付以及北京城市公共交通乘车等多种功能。中国银行人士介绍,“幂方卡”充值后插卡即用,无需再下载注册任何APP,手机没网没电时也能“碰一碰”支付,十分方便。据悉,该产品后续的市场推广有望在春节后逐步展开。

 

  此外,除日常消费场景外,数字人民币在更广泛民生场景的便捷支付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和公交、海南公交等已全面实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碰一碰”即可乘车,还支持无网无电应用。数字人民币APP中相继接入乘车码、生活缴费、话费充值等便民缴费应用。其中,“生活缴费”和“手机充值”两大板块,截至2024年末,服务金额同比增长206%,服务笔数同比增长141%。截至目前,线上京东、美团、淘宝、微信小程序及视频号、滴滴、携程、高德地图等头部平台已全面受理数字人民币。


新时代金融发展研究院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
京ICP备2024077778号-2
电话:010-63366566 邮箱:jrfzzk@126.com
关于研究院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新时代金融发展研究院版权所有